《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庞鹤鸣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中华心学的历史发展与现代价值
心学是建立在传统气文化、人天整体观理论基础上,通过内求法之顿悟认知的实践,研究、认识、驾驭、升华心的体、性、用的整体素质,达成自我境界的提升和自我智能的提高,然后从事利国利民事业的学问。
提起心学,人们就会想到“陆王心学”,认为宋代陆象山开其端,明代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其实,心学在中华上古时期已有萌芽,先秦时期出现雏形,扩展于汉唐,隆盛于宋明。
心学属中华传统文化“内圣外王”中内圣修持的范畴,它能为外王事业所必需的优秀品格奠定内在根据。“心学”一词,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著述,至宋、元、明时,儒家进一步倡发之,使心学成了儒、释、道共认的内修学问。本书所取内容,以儒家心学为主干,兼取释、道心学的成果,打破了儒家讳谈心体的狭隘见解,扬弃了释、道两家的宗教观念,摒除了三家的门户之见,使心学的本具面貌得以展现,具有了现实意义与现代价值。正如现代新儒学大家林继平所说:“中国人文思想,自孔孟以来,发展到宋、明儒,始终保持一贯的特性,即追求人生真理为标的,以解决人生问题为使命,以求诸己的体验为功夫,故其性质与现代科学极为相似。”
本书作者庞鹤鸣先生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中华心学和气学的研究者、修持者。本书深入阐述了心学知识并对心学做了修持意义上的分类,系统梳理了中华心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作者在梳理中融入了自己的证悟所得,从而使本书区别于普通知识性著作而具有了心学修持指导意义。
本书分上、下二篇,上篇是心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心与心学》),下篇是中华心学的沿革(包括心学的雏形、扩展、隆盛、沉滞、复苏共五章)。读本书,可以明了心学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以及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意义,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坚韧性、长期性、融合性。(文/鲍洁新)
购书链接:
https://item.m.jd.com/product/12506650.html
也可点击“”直接购买
关于我们
承蒙厚爱,欢迎分享
中国发展出版社创立于1989年,是直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央级出版社。秉持“书以载道”的理念,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出书”,以出版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著译图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其他智库机构的政策咨询研究成果为主,兼出同类实用书、普及书。
中国发展出版社旗下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北京)图书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慧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斯科特广告公司等机构。
发行部电话:
010-68990682 68990686(传真)
网络销售部电话:
010-68990639 88333349
中国发展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http://zgfzcbs.tmall.com
亦庄办公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1号楼7层(1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