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新”路!高新区大举措助力企业发展!

深化企业法治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高新区探新路!

高新区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从培育典型引领、拓展法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法治建设新路,提升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目前,已成功创建9家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2018年“创建省法治文化示范企业”获得珠海市法治实践创新优秀项目。

01

 突出典型引领,

带动企业法治建设 

开展企业法治创建活动,将法治文化融合到企业文化,连续4年从36家企业中遴选出11家企业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通过样本企业带动辖区其他民营企业积极加强自身法治建设。

推动企业诚信建设,通过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培育“诚信示范企业”等4项举措有效强化企业的信用约束,共同营造良好诚信社会环境。

创新性普法营造企业法治氛围,如罗西尼公司设立法律专题图书角、法治宣传栏和法治景观,并结合工业旅游优势使游客学法游玩两不误,潜移默化将法治文化融入企业文化。

对企业经营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每月一主题”巡回法治宣讲等普法活动,普及企业经营最新、最急需的法律和政策知识,并对劳动者群体开展广泛性宣传,提高企业员工的法治素养。启动至今,已举办送法进企业专题培训14场、分享会7场,参与企业超350家,覆盖人员3500余人次。

02

积极拓展法律服务,

提升企业法治建设 

探索创新“法治体检”新模式,

着力培养企业依法治企意识,

首批“体检”企业中

初创型企业占41.7%、

涉港澳企业占33.33%。

1

现状精准化,找准企业发展短板,精准归纳出商业秘密保护、跨境法律冲突和产品侵权等企业15个方面法律需求。

2

服务精准化,通过政府公开招标4家律师事务所,围绕政策宣讲解读、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化解4个方面做好“问诊把脉”。

3

服务延伸化,根据初创型、成长型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量身定制包含商业合同审查、企业决策论证等“法治套餐大礼包”。

同时,

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

形成司法途径为核心手段、

人民调解方式为重要补充的

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新模式。

以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圆心,形成由3个专调委、3个派出所调解室为枢纽,17个社区调解委员会为基点的“大调解”网络,并在远光软件、双喜电器等6个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成立人民调解室,方便高效处理企业纠纷。

畅通企业员工法律援助渠道,重点做好农民工和经济困难员工的法律援助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通过“先指派,后补资料”的方式,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03

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企业法治建设

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积极开展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务诚信教育,选派机关工作人员担任政府法治服务讲师团成员,组织开展高新区培育“诚信示范企业”活动,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精神,营造诚信经营的营商环境。通过执法公示、执法监督等机制,规范行政案件的内部流程管理,提高执法透明度。目前,全区各执法部门均配备法制审核岗,依托省行政平台主动更新执法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启动以来共公示重大案件12364宗,其中行政许可7095宗,行政检查5047宗,行政处罚222宗。

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新出台政策措施严格按照公平竞争审查的标准和基本流程,进行公平竞争性、合法性审查,杜绝出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条款。

2021年,辖区新出台的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和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等3项产业政策,均已进行公平竞争性、合法性审查。

对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限制竞争政策措施进行清理,共梳理出相关文件112份,其中自然废止13份。

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严厉打击针对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截至目前,高新区暂未发现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商标侵权等违法案件5起,罚款1.2万元。2020年,“一区多园”有效发明专利1.64万件,年均增速36%;高新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9件,同比增长192%。其中,炬芯科技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魅族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金山网络获批珠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为企业法治建设新路,

形成深厚法治文化氛围,

持续助力企业发展,

为高新区点赞!

来源:高新区综治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