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在广州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2020年度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优秀会员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回首2020年,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在广东省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夯实自身建设,取得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在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生态圈和产业链、学术交流、技术推广、联合研究、标准制订、知识产权、产业转化、品牌培训、融资对接等多方面取得新成绩、新突破。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会员单位和个人,他们能够结合个人、单位与学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自己的平台发挥光和热,为促进学会发展、推动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表彰2020年度在学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和优秀业绩的会员单位和个人,促进学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学会向心力。经评选,学会最终从众多候选中评选出优秀单位会员10家、优秀主任委员10名、优秀分会秘书10名、优秀个人会员10名,并在大会上对优秀会员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公开表彰。
翁建平会长、许四虎名誉副会长为优秀主任委员颁奖
翁建平会长、蒋析文副会长为优秀分会秘书颁奖
翁建平会长、王颀副会长为优秀个人会员颁奖
翁建平会长、王得坤监事长为优秀单位会员颁奖
下面,让我们一睹学会优秀会员单位和个人风采,向他们学习,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为进一步推动学会有序发展,更好的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我省精准医学学术及产业发展,为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2020年度优秀会员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认真履行副会长单位职责,积极参加学会工作、参与学会活动,按时缴纳会费。作为副会长单位,参与发起“广东省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积极参与由学会组织的会员新技术分享会,支持有关专家分别到韶关、梅州等地进行技术分享,积极协办每年的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同时,大力支持学会工作,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了由学会和生物岛实验室医疗器械部联合主办的中法专家团广州生物医药调研活动,促进了本地精准医学与国外精准医学专家的交流,起到带头引领的榜样作用。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创新发展,引领新技术发展。认真履行副会长单位职责,积极参加学会工作,按时缴纳会费。迪安诊断以“让国人平等地分享健康”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进第三方独立医学诊断平台的多服务领域拓展与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式发展战略,业务涵盖医学诊断服务、诊断产品营销、司法鉴定、健康管理、冷链物流、诊断技术研发生产、CRO、生物样本库等领域。目前已在全国布局40家连锁化 实验室,为全国超过20000家医疗机构、3亿人提供服务。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创新发展,引领新技术发展。认真履行副会长单位职责,积极参加学会工作,按时缴纳会费。华大基因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以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生命大数据应用和提高全球医疗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基于基因领域研究成果及精准检测技术在民生健康方面的应用,致力于加速科技创新,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实现精准治愈感染,全面助力精准医学。华大基因大 力支持学会团体标准的工作,2020年,先后参与了《产前外显子组测序遗传咨询和报告规范》、《基于孕妇外周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筛查胎儿基因组病技术标准》等标准制定,后者更是全球首个关于NIPS技术筛查胎儿基因组病的技术标准。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自2017年入会以来,积极参与学会及各分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专题研讨会、学术沙龙、高峰论坛等各类专业学术交流合作活动,积极与同行交流,共同推进广东省精准医学行业的跨越发展。现公司主营业务也涵盖了精准检测行业产业链及各细分领域,如包括了诊断试剂、自动化诊断设备、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未来将进一 步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交流、深化联系,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主要事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会员单位,也是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分子影像分会的主委单位,多次参与协办学会学术会议;在疫情期间,积极动员专家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近年来,医院各项工作获得社会肯定,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广州市最受欢迎三甲医院”等称号。同时,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冰雪灾害和广州亚运等突发事件和政府指令性医疗保障工作任务中均有出色表现,分别被广东省、广州市授予“抗击非典模范集体”称号,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广州嘉检医学检测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认真履行单位会员职责,积极参加学会工作、参与学会活动按时缴纳会费。嘉检医学参与发起“广东省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极参与由学会主办的首届广东省临床遗传咨询培训班,为培训班的组织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并作为参与单位起草编写了国内首个产前外显子组测序域的团体标准《产前外显子组测序遗传咨询和报告规范》,推动了遗传病测技术研究和推广的进展,促进了我省临床遗传咨询工作水平的提高。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认真履行单位会员职责,支持学会工作,按时缴纳会费。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以基因科技为核心,从事医学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服务,是一家集科研、临床检测和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基因科技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推动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应用,包含肿瘤的精准用药指导、疗效监测、风险预测和早期检测,是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先行者。创芯国际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创芯(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类器官技术、人工智能于一体的前沿生物技术研究的产业化平台 ,作为类器官科研和转化应用的开拓者,创芯科学家团队已率先成功培养出多种3D类器官模型。作为学会单位会员,创芯积极参加学会活动,按时缴纳会费,积极加入“广东省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作为类器官技术方面的企业,积极参与疾病模型分会学术推广和应用 交流活动,协助组织并赞助支持“类器官技术临床应用线上研讨会”、“精益求精肿瘤类器官精准医学病例大赛”、“首届华南疾病模型与临床研究论坛”等特色活动,表现突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要事迹:作为副会长单位会员,一直支持学会工作,大力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学会副会长、肝病分会主委、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因不顾艰险和个人安危,勇做最美“逆行者”,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表现突出,经学会推荐,当选2020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 南方医院还是多家分会的主委单位:肝病分会、精准用药分会、精准健康管理分会、静脉血栓栓塞分会、肾脏病分会、智慧医疗分会、急诊创伤分会。并作为主编单位起草编写了国内首个关于精准健康管理的团体标准《精准健康管理体系》,在全国首次体系化地提出了关于“精准健康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体系框架、核心技术及应用和技术路径,为引领、规范、促进精准健康管理发展奠定了标准框架。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认真履行单位会员职责,积极参加学会工作、按时缴纳会费,积极参与精准检测分会、自身免疫病分会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由学会组织的会员新技术分享会。公司致力将国际先进的医疗康复器械和成功的康复经验在国内推广应用,并以协助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为己任,汇集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进了先进设备,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下,形成了以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系统。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2020年度优秀主任委员
(排名不分先后)
沈 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分子影像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主任委员,成功举办了“分子影像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华南分子影像高峰论坛”,并组织开展了多次高水平、多层次的线上及线下分子影像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跨学科、多领域的分子影像学交流、合作和共享平台;聚集了广东省分子影像领域的专家团队,推动了分子影像学在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转化。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推动精准影像技术抗击新冠疫情并下沉基层,广受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研究学者好评,极大地提升了学会的影响力。
张宏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听觉与前庭障碍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听觉与前庭障碍分会主任委员,借助学会多领域交流共享的优势,促进学术交流,引入专家及企业资源。坚持举办高质量的听觉领域精准诊治和听觉植入的研究、培训和学术活动,并积极开展公益和科普工作。连续3年举办“广东省精准人工听觉植入与颞骨解剖学习班”,2021年发起举办“南方听觉医学高峰论坛”,在本专业领域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影响,极大增强了学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牵头举办“寻声者”蜗友联谊会,并做听觉相关科普宣传,原创发表多篇科普文章。
洪 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脑卒中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牵头发起成立了脑卒中分会,并成功举办“脑卒中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华南脑卒中精准医学高峰论坛”, 该分会的成立对于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的卒中诊疗管理模式、提高我省卒中诊疗规范化水平意义重大。作为脑卒中领域的专家,从事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及研究近30年 主持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曾获国家卫计委脑血管病防治工程委员会“脑卒中防治优秀中青年专家”及“脑卒中防治工程宣教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兼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科分会常委、《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委等职位。
栾 萍
深圳大学医学中心PI/教授
学会任职:纳米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牵头发起成立了广东首个纳米医学交叉融合平台–纳米医学分会,吸纳了一大批纳米医学跨领域、多学科的专业力量和技术资源。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组织分会的各项工作,成功举办了“纳米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华南纳米医学高峰论坛”,聚焦纳米医学新技术、新应用、新进展,不仅提供了面对面交流最新研究进展、临床转化等科研信息的契机和平台,还对促进纳米医学跨领域、多专业的交流、合作,加速相关领域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进程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欧阳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精准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组织分会的各项工作,每年组织举办了“精准健康管理分会年会”,精准健康管理系列沙龙活动,组织制定《精准健康管理体系》团体标准,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加强,还将继续开展制定广东省基因检测在健康管理应用中的相关规范,召开精准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创新论坛,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开展“精准健康”走基层活动,启动精准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培训研讨、联合研究、制订标准规范、技术推广等,来提高健康管理水平,促进精准医学发展。
周承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五区/肿瘤一区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肺癌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开展分会的各项任务工作,组织开展多次高水平、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2020年肺癌精准诊疗新进展系列学术会议”、“2020年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青年专家系列线上研讨会”、“肺癌诊疗精准论坛”、“肺癌MDT云连线肺癌免疫治疗能力建设项目”等多个系列会议。针对肺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中晚期肺癌的个体化综合诊疗等方面,从诊断及治疗策略的规范化精准选择、及全程管理等角度全程进行深入探讨。借助学会多领域交流共享的优势,促进学术交流,引入专家及企业资源,促进肺癌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促进肺癌精准医学产业发展。
于清宏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自身免疫病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于清宏主委一直致力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与研究。组织开展多次高水平、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2020华南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暨炎性关节病诊治进展研讨会”、“珠江疑难风湿病会诊大会”、“不同HLA-B27亚型脊柱关节炎临床特征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等多个系列活动。致力于提高我国风湿病诊疗技术水平,推进多学科诊疗,积极推进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
程璘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慢性呼吸道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从事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诊治工作多年,擅长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间质性肺疾病及呼吸系统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于2020年成立慢性呼吸道疾病分会,在分会成立之初,一直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推进分会建设的各项工作,并组织分会专家深入交流慢性呼吸道疾病领域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诊治的先进经验,推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发展,引领推动慢性呼吸道疾病分会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发展。组织召开了首届“慢性呼吸道疾病暨抗感染精准医学论坛”,针对“COVID-19诊治的热点问题”分享与交流2020年期间两次奔赴抗疫一线中累积的宝贵诊治经验与见解。
张庆玲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教授
学会任职:分子病理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牵头发起分子病理分会,于2020年11月正式成立,成员涵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和企业等机构的分子病理相关的基础、病理、临床、检验检测、分子诊断和大数据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士。 从筹备到成立不足半年内,分会成功举办了两次高水平的线上及线下学术活动,分别是“分子病理基础与应用系列讲座第一期”和“首届华南分子病理高峰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内容精彩,气氛热烈,较好地明确和扩大了分会的影响力。 未来分会将继续致力于搭建跨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的分子病理交流、合作和共享平台;开展学术交流,联合研究、标准制订、质量控制、会诊合作平台等工作,引领分子病理学发展。
刘 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神经病理以及药物干预及治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项,省部级课题11项,发表SCI论文 65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38篇,建立了《华南阿尔茨海默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库》。2020年牵头成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旨在从临床诊疗、影像诊断、药理学、基础分子学、护理等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广东省认知障碍事业的发展。2020年度共举办学术会议9场,其中包括羊城1+N神经内科医生基层活动,“星火计划”神经内科学术活动及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五届逸仙痴呆高峰论坛,牵头制定《失智症友好社区建设规范》,极大的增强了学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2020年度优秀分会秘书
(排名不分先后)
林心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肺癌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肺癌分会秘书、常务委员,以认真负责、积极有效地协助分会主委开展分会的各项任务工作,在分会主委周承志的带领下,有效落实分会队伍建设,吸纳领域内优秀人才入会,积极联络省内致力于肺癌精准诊治专家。融合多个领域、多个专科,搭建交流、共享、合作平台,协助主委开展了2系列会学术会议、5场研讨会、2场论坛、1场大讲堂、1场MDT,推动肺癌精准、规范治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拥护学会章程和主委领导,服务分会,制定规范标准、推广精准事宜技术,来提高肺癌多学科精准诊治,促进精准医学发展。
袁庶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胃肠肿瘤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胃肠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协助李力人主委筹备分会的成立,并成功召开“胃肠肿瘤精准治疗”学术研讨会。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事无巨细,在后疫情时期, 协助主委开展了多场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及手术直播系列活动,上线人数超过万人,广受基层医务人员的欢迎。积极打造“网络教育、培训及学术交流“公众号平台,吸引业内同行在平台
进行多种形势的学术交流与分享,极大增强了学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曾 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
学会任职: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会秘书,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到工作之中,以高度的责任感组织和协调分会的各方运作,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在2020年的工作当中,积极协助分会开展培训研讨,科普宣传,学术交流等活动。并在新冠疫情期间,参与筹办”世界痛风日患者网络健康教育及线上义诊”等一系列线上活动,让患者在特殊时期也能获取良好的健康服务,收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积极参与”2020年精准大会”的筹备工作,为提升分会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精准医学的发展。
毛家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助理研究员
学会任职:分子影像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分子影像分会秘书长,在沈君主委的领导下,认真负责、积极有效地协助主委,并配合学会学术部、秘书处等部门做好学会相关工作;协助分会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助力精准医学背景下分子影像学的发展;积极吸纳分子影像学领域优秀人才入会,协调各方面意见,紧密团结分会成员;积极宣传学会相关研究成果,助力学会影响力的提升。
廖 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医师、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学会任职:阿尔茨海默病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常委兼秘书。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目前发表 SCI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面上资助、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项目6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建立了《华南阿尔茨海默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库》,获国家计算机著作版权,参编外文专著1部。2019年获“全国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创新奖”。 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成立以来,协助主任委员刘军教授共举办学术会议9场,其中包括羊城1+N神经内科医生基层活动,“星火计划”神经内科学术活动及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五届逸仙痴呆高峰论坛,致力于推动广东省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才培训、科普宣传及学术交流。
接力刚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行政副主任
学会任职:自身免疫病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任自身免疫病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积极协助主委开展分会工作,精心组织和协调落实分会的各种高水平、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2020华南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暨炎性关节病诊治进展研讨会”、“珠江疑难风湿病会诊大会”、“不同HLA-B27亚型脊柱关节炎临床特征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积极推动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精准医学领域的融合、应用和发展等多个系列活动致力于提高我国风湿病诊疗技术水平,推进多学科诊疗,积极推进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
吕 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更年期专科主任
学会任职:更年期健康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更年期健康分会秘书,协助主委开展分会筹备工作,积极联络全省更年期健康精准诊疗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企业单位等,精心组织和协调落实分会各项活动,组织开展全省高水平、多学科融合的学术交流活动,协助筹办“第一届更年期健康精准论坛”。通过搭建全省更年期领域的多学科协作平台,围绕更年期综合征基础研究,临床评估、诊疗,多学科综合干预、管理等内容,聚焦更年期综合征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推动更年期综合征多学科精准诊疗,共迎精准诊疗新时代。
吴时光
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儿科首席专家
学会任职:儿童精准诊疗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任儿童精准诊疗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南海区新生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南海区名西医,多次入选岭南名医录,曾获广东省优秀基层医师奖,中国最美基层儿科医师等荣誉称号。多次主办新生儿复苏培训,向广大基层医院儿科、妇产科的医师、助产士以及麻醉师推广新生儿复苏技术。协助主委筹建成立儿童精准诊疗分会,并举办“华南儿童精准诊疗高峰论坛”等活动。
梁会营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处长
学会任职: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长期从事医学大数据和智能化应用方面的研究,在自然语言处理与文本分析、医学影像处理、跨模态分析推理等方面形成了系列核心技术。带领团队主持医学人工智能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自然重点项目2项,国自然项目2项,发表论文1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2项。其中第一作者身份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0余篇,代表性期刊包括《Cell》3篇、《Nature Medicine》2篇。获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州市医学重点人才等称号。任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会秘书长,在主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分会筹建和分会活动的开展。
黎韦华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助理研究员
学会任职:疾病模型分会秘书
主要事迹: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疾病模型分会秘书,高效地协助主委开展分会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活动并达成预期目标。精心组织和协调落实分会的各种活动,组织开展了“首届大湾区疾病模型精准应用国际研讨会”、“首届华南疾病模型与临床研究论坛”和“精益求精”肿瘤类器官精准医学病例大赛”等特色活动。积极为学会建言献策,推动疾病模型分会在精准医学应用和发展。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2020年度优秀个人会员
(排名不分先后)
马 廉
深圳市儿童医院常务副所长
学会任职:儿童精准诊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任儿童精准诊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南粤优秀教授,南粤名医、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深圳市人民监察员。紧抓分会建设,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开展分会的各项任务工作,协助学会筹建儿童精准诊疗分会,并成功举办“华南儿童精准诊疗高峰论坛”,助力儿童精准医疗在国内的理念推进,推动了儿童精准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发展,培养相应人才。
王育凯
汕头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内科主任
学会任职:自身免疫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积极参加分会的各项活动,积极深入参与分会的各种高水平、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2020华南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暨炎性关节病诊治进展研讨会”、“珠江疑难风湿病会诊大会”、“不同HLA-B27亚型脊柱关节炎临床特征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积极推动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精准医学领域的融合、应用和发展等多个系列活动致力于提高我国风湿病诊疗技术水平,推进多学科诊疗,积极推进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
谈雅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粤港澳大湾区事务办主任
学会任职:青年博士联盟副总干事
主要事迹:任青年博士联盟副总干事,精准老年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在分会筹建、成立期间,积极协助主委协调各方面意见,大力宣传学会和介绍合适成员加入学会。首名广东省执业的澳门籍医师、全省唯一的肝移植女外科医师,深耕肝移植工作15年,參與澳門地区器官捐献與移移植体系建設,致力推动澳门纳入国家移植体系,促进两地医学交流。在投身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迄今为止,主持了科研基金两项,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级研究课题多项,共发表文章30多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6篇,SCI收录13篇。
方年新
东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副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肺癌分会常务委员
主要事迹:作为肺癌分会常务委员,积极参与肺癌分会的各项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协助学科带头人做好病区管理工作,把救死扶伤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解除病人疾苦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精心诊疗每一位病人。同时负责学科呼吸内镜工作,并在东莞市率先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并完成各种呼吸介入新技术;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主编和参编及参译多篇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积极融合和推进精准医学在当地的发展。
林勇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教授、主任技师
学会任职:精准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担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积极参加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的相关活动,致力于推进精准分子检测技术在医院的普及与规范化开展。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能主动履职担责,全力配合精准检测分会邹伟民主任委员的工作,通过线上培训课程、技术会议、现场督导检查等方式,对广东省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运行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指导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刘 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主任
学会任职: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作为VTE分会发起人及副主委,在杨洪波主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从分会筹备、委员招募、到分会成立大会,她都积极参与并协调落实。联合医学管理领域、VTE专业领域及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制定团标《应用于医院VTE防治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建设规范》,目前已进入函审阶段;刘莉教授参与筹备举办了VTE分会首届华南VTE精准医学高峰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主题分享与经验交流。 作为医院管理专家,刘莉教授一方面在南方医院大力提升院内VTE防治工作的内涵质量,引进VTE智能管控系统,引导传统质控工作向精细化、全过程质控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培训会议及科普宣传活动,多次通过国家级多媒体平台(新华网、人民日报)、省级平台(羊城晚报、广东新闻)等宣传VTE防控工作的意义。下步,刘莉教授将牵头组建VTE分会讲师团、开启省内巡讲活动。
冷 芬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士长
学会任职:精准健康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主要事迹:2020年抗疫期间,在武汉,为广东医疗队打头阵,做保障,被援鄂医疗队称为“最美编外队员”。作为一名具有19年党龄的资深党员,2003年赴小汤山参与抗击非典,荣获“首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医院“十佳青年岗位能手”;主持医院护理项目管理获三等奖;多次获“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援鄂医疗队“最美编外队员”。2020年获广东“优秀战役志愿服务典型”个人 、“白云区优秀志愿者”;参与撰写及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多次组织健康服务进企业、下社区活动,获得企业和社区的一致好评!积极参与学会活动,并协助分会开展各项学术活动。
陈艳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副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头颈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事迹: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副主任医师、主诊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临床肿瘤学博士学位。2014-2016年于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头颈外科访问学习。发表SCI论文多篇,参与编著《头颈肿瘤手术术式和技巧》、《临床肿瘤学》第二版,负责多项省级基金。长期致力于甲状腺癌、口腔颌面肿瘤、鼻颅底肿瘤以及喉咽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技术专长包括头颈肿瘤术后快速康复治疗。现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快速康复学组组长,分会成立以来,协助主任委员张诠教授开展分会活动。
王游声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基层指导与协作科副主任,副主任技师
学会任职:遗传病分会常务委员
主要事迹:遗传病分会常务委员,拥护学会章程,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宣传学会品牌。关心和支持遗传病分会的发展,积极协助主委组织分会的各项学术培训、交流、科普、下乡义诊活动,组织参与《产前遗传学诊断拷贝数变异和纯合区域数据解读及报告规范》、《产前外显子组测序遗传咨询和报告规范》、《基于孕妇外周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筛查胎儿基因组病技术标准》等3个团体标准攒写工作,参与的项目《严重致残致死性染色体病的快速诊断方法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技术帮扶与协作,推广出生缺陷防控新技术、新项目等适宜技术向下沉基层,为促进遗传病出生缺陷精准防控贡献一份绵薄力量。
段孟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
分会任职:精准护理分会委员
主要事迹: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护理分会委员,在分会筹备成立过程及成立后,拥护学会和分会领导,积极履行了委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发挥儿童重症护理的专业特长,积极为学会和分会建言献策。在20年新冠疫情期间,秉持着党员、医务工作者和学会会员对患者、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前线,主动承担省护理人员排班、解决物资紧缺、规范工作流程、进行心理护理等工作,率先开展肠内营养护理,关注新冠患者的康复问题;并开办《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线上免费阅读项目,助力了全民抗疫。在今后的工作中,依托个人专业所长,继续践行学会倡导的社会责任;积极争取资源,进行精准护理科学研究,助力分会的前行发展。